侯靖琦:持筹握算转战乡村治理,躬身为民深耕民生实践
向日葵的花语不仅是“忠诚与爱”,更是“永不言弃的追光者”,象征着勇敢追梦、无畏前行的精神。它始终追随太阳的方向,如同追梦者般坚定目标,以昂扬的姿态直面风雨,用灿烂的金黄诠释生命的蓬勃。这份执着与热情,激励着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信念,在逆境中依然挺直脊梁,朝着心中的光明勇往直前——只要信念如葵,终将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本期推文,让我们走近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侯靖琦,她就像向日葵追逐阳光一般,始终追随着自己的理想,奔赴在基层的广阔天地。让我们一同听听她的初心故事,感受她的家国情怀,共同见证她从校园学子成长为一名优秀基层工作者的蜕变历程。

逐梦在路上:知识为翼,信仰为帆
侯靖琦,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导师为杜晓燕老师。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在山西省总工会担任出纳,2024年7月至今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修善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在校期间,侯靖琦成绩优异、表现出色,凭借不懈努力荣获学业特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优秀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在各项工作中,她展现出卓越的沟通与组织能力,积极协助老师,热心帮助同学,在校园里留下了一个个充满力量的瞬间。在求知路上,她以专业知识为羽翼;在实践途中,她以坚定信仰为风帆,在师生服务中践行理想。无论是协助老师开展工作的专业素养,还是帮助同学解决困难的热忱担当,都见证着她以行动诠释信仰的青春足迹。

职场初体验:跨界破局,淬炼本领
毕业后,侯靖琦开启了自己的工作之旅,先是在山西省总工会担任出纳。刚入职不久,她就遇到了棘手的难题,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内容存在一定差异,还被安排负责撰写单位财务方面的发展规划和总结等重要文件。那一刻,她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财务专业知识上的欠缺使她内心感到些许迷茫无措。然而,她就像一株倔强的向日葵,即使被云层遮挡,也始终追寻着阳光的方向,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度。她主动查阅大量资料信息,遇到困惑时积极向他人请教,对稿件反复打磨十余次,最终在自己的努力钻研下、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突破自我,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基层新战场:方言为桥,初心为锚
2024年7月起,侯靖琦来到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修善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一头扎进基层的土壤。在这里,她主要负责参与村日常事务,协助完成各专项工作,大到村里的发展规划讨论,小到邻里之间的琐事协调,她都积极参与。同时她承担部分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党员学习、开展党建活动,让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她还为村民提供一些代办服务,帮助村民办理各类证件、申请补贴等,成为村民和政府之间的暖心桥梁。然而,基层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去年刚到村不久,在开展防返贫排查工作时,她就遇到了沟通难题。由于讲着普通话入户,村民们对其并不熟悉,而她也听不懂村民说的方言,沟通不畅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她和村民之间。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通过加强和村两委成员、网格员的交谈,让自己尽快熟悉方言,在入户过程中她仔细观察、用心学习村工作人员和村民打招呼、排查的方式。慢慢地村民们也习惯了她这个“不太会说方言的年轻人”的存在,那堵“心墙”也逐渐消失,使她真正成为修善村的一份子。

从校园到职场,从机关到乡村,侯靖琦用“不懂就钻”的韧劲儿跨越专业鸿沟,以“俯身扎根”的姿态消融沟通壁垒。她就像一株扎根大地的向日葵,始终向阳而生,在风雨中挺立成长。她的故事里,藏着新时代选调生的选择答案:把青春播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担当中历练,在磨砺中成长,终能让理想在基层沃土中结出实干的果实。

【她的话,写给每一个扎根乡村的你】
问题1:在众多职业选择中,是什么让您决定踏上选调生这条路呢?选择成为选调生的初衷是什么呢?
回答:首先我认为自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锻炼,使我自己的学习、写作、沟通、协作和抗压等能力都获得了很大提升。其次对于选调生而言,基层历练必不可少,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尽己所能地为他人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可以成就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问题2:您觉得在马院的学习经历,对您现在的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回答: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养,使我在现在的工作中能够更快、更及时地理解一些政策。同时,大量的组会研讨和写作训练,提升了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可以更好地完成撰写公文等工作。
问题3:您在工作中有没有运用到在马院学到的专业知识,具体是怎样运用的呢?
回答:现在在基层运用较多的应该是党建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使我对基层党组织的架构和职能认识更为清晰,同时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开展也离不开这些专业知识的支撑。
问题4:在基层工作中,您觉得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的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回答:政治素养过硬,能够迅速且深入地理解领悟政策内涵;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突出,面对复杂情况能够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
问题5:对于想走选调生这条路的学弟学妹们,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分享给他们吗?
回答:选调生这条路充满机遇和挑战,对有志于从事公共服务的学弟学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关于建议:
一是希望学弟学妹在校学习期间专心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同时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这在将来的工作中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二是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等能力;
三是如果确定了要走选调生这条路,就提前了解目标地的报考条件、考试内容和流程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备考,同时要坚定信念,制定合理且系统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结语
马院学子们秉承“西迁精神”,胸怀“国之大者”,从西安走向各个城市,从课堂走向各个岗位,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干回应时代召唤,将理论自信转化为为民实践,将青春年华奉献于国家事业。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成长,始于走出“温室”的勇气,成于扎根“土地”的坚守。在选调生的道路上,他们以理论为根,以实践为叶,以担当为花,为地方发展添砖加瓦,为时代画卷添色增彩。他们的故事,是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育人成果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上的青春注脚。愿更多马院青年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如浪花一般奔涌于时代潮头,像向日葵一样始终以挺拔的姿态勇挑时代重担!
文丨侯靖琦 赵嘉琪
图丨侯靖琦
出品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创力”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