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任院长
王宏波 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各位院友,各位同仁、同行:
大家上午好!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过20年的发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经与人文学院双院合一体制到2015年独立设置已经10年,马院人的学科自信、职业自信、学术自信与初创时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1990年我担任社会科学系副主任,1993年-1995年任学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1994年任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2000年任人文学院党委书记,2004年任人文学院执行院长,2008年转任人文学院院长;2009年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2015年-2017年任独立建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苏玉波教授任党委书记,她曾任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我们一路走来,既感受到筚路蓝缕的艰辛,又有凯歌行进的自豪!刚才连福院长代表学院向大家汇报了学院现状,我只想从一个经历者的角度汇报交流一下个人感想,共同回顾那曾经栉风沐雨、意气风发、继往开来的历程。
首先,我要寻根溯源。我校有马列主义研究的深厚根基和出色表现,它体现在很多交大西迁而来的学术前辈身上,也是西迁精神的具身性存在!1952年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就是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前身,之后相继演变为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系。由于这样的学科基础,学校在1978年举办了马列主义师资班本科专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辩证法五个硕士点,在一个以理工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中有五个文科硕士点学科,是当时高校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我们在2000年前后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学科基础和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应当衷心感谢老一代学术达人,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为交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第二,西安交大历届党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我们不断发展的政治保证和资源支撑。从1994年成立人文学院开始,历届党委,持续接力,不断加力,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加以建设。
潘季书记时期成立人文学院,他亲任首届院长。当时人文学院的主体学科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指向的相关学科。在此期间,学院做的一件重要事情是组织成立大学生辩论赛的教师辅导团队,连续三届斩获全国大学生辩论赛第一名,当时号称“三连冠”,在全国高校引起很大反响。教师辅导团队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式。
王文生书记时期,学科建设扎实起步,列入学校重点建设序列,要求和支持人文学院申报和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1998年首次申报博士授权点;1999年学校被教育部设定为“两课”教师硕士学位教育基地,200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被列入“211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项目,开启了重点学科建设新步伐。学校百年校庆后加强了西迁史的研究,2000年时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张迈曾联系陕西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编写《大树西迁》剧本,他曾和我们多次座谈讨论反映西迁精神的话语方式,我提出了“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情,哪里就是家”表述话语,后被采纳为剧本的主题话语。
王建华书记时期,学校持续加力,学科建设成绩显著。2004年-2011年,马理论学科依次列入“211工程”的二期、三期建设项目和“985工程”的二期、三期建设项目。通过这些重点建设,2003年第二次申报博士点成功;2006年2月,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009年,获批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进入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院校,我校试点的课程是《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张迈曾书记时期,学院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更上一层楼。201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立设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系统性建设,学院教师数量迅速增长。独立设院当年恢复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招生。2016年我们成为陕西省首家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评估也进入A-系列。同年,学院还与中央编译局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今天,原中央编译局的领导也到现场出席今天的会议,我们表示十分感谢。2018年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其间,于2016年,我本人也出任教育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2020年出任陕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如今,在卢建军书记、张立群校长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学院全面建设,学科排名进入A档,学院各项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各方面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刚才连福院长做了重点介绍,我就不再重复。
第三,我们衷心感谢教育部领导、陕西省领导和学界同仁对西安交通大学马理论学科建设与马院建设的具体指导、无私帮助和热情支持。
我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和支持,把我校马理论学科确定为西部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教育部布局我校设立“两课”教师硕士学位班。这个基地展示了交大思想理论课教师的学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也培养了我们的教师队伍,提升了我们的学术实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按照中央要求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问题,成立论证小组,这个组长是原中宣部理论局局长,后来专门负责马理论学科建设工作的靳辉明教授,我有幸被推荐参加了这个论证小组,足显教育部领导对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视。
2006年,在审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工作中,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邀请作为特约评议组成员,参加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评审工作。马理论一级学科建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07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点学科建设会议在我校举行,成为当时的一件盛事。
在我校马理论学科建设过程中,许多高校的知名教授都热情地支持过我们,来我校传经送宝、传播学术思想,在这里难以一一敬名感谢!其中来的次数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雷声教授。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都曾给我们以热忱的帮助,其中,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北京大学孙熙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教授等也曾多次来校讲学指导,特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我们开展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学院建设的过程中,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省社科联一直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条件,帮助我们解决了发展中的不少困难,我们都铭记在心!
各位领导、专家、院友:
在我们马院的大厅悬挂着一副标语:“求真论善、悟道析理”。
求真,就是追求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立身之道,是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内核。
论善,就是评判善恶、扬善弃恶,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青年健康成长。
悟道,就是发挥历史主动精神,追问真理的实现方式,探寻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和发展模式,阐释中国经验、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的精髓。
析理,就是解析政理、学理、事理之间的贯通逻辑,这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原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要“讲好道理”的基本思路。这也是我们的教学改革成果所总结的基本经验,体现在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基本内容中。
这是我们在工作中总结的基本理念,希望在学院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发展和丰富这一理念,推动学院建设、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不断迈向新的目标。
各位同仁,各位院友:
我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志向不会松,用学习和研究充实我的退休生活。我的生活方式是:学术养生,思想旅游,交往润心!
最后,祝愿马克思主义学院越办越好!祝愿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学术更上一层楼,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做教师心目中的好学者!
祝愿大家身体总健康,心情总愉快!
2025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