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中国青年报】思政教师如何保持课堂吸引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08       点击量:

前段时间,一篇关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王哲的帖子在社交媒体上“火”了,发帖人写道:进入大学天天浑浑噩噩的,今天则被早8点的这堂思政课彻底点醒了,也许大家还不能做到在现在的阶段就确证自己的未来和自我价值,但是能在迷茫的年龄听一堂思政课,解析目前的现状和其内在本质也是一种精神释放。

帖子发布不久便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留言。有学生说,很享受这堂思政课,不仅放松还能学到很多人生哲理;也有学生说,每一次课都会坐在第一排,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门课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让自己变得更深刻。思政课教师为何能在社交媒体上吸引大批学生前来点赞留言?

“这种方式更像是年轻大学生从自身视角出发,对思政课作出的一种反馈。”王哲觉得,思政课教学一般具有科学严谨、方法多样、全链条式的评价机制,但自己的这堂思政课,在某种意义上未见得能八面玲珑,却更契合学生们的内在需要。

每一年,王哲都会对自己的“新”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调查。不同于专业课教学,思政课属于公共必修课,思政课教师每年都要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为了增强课堂的针对性,王哲通常会提前与该专业的辅导员交流学生的特点。比如,医学专业的学生保研压力很大,从大二就要开始做实验、筹备论文;物理专业的学生有时会存在就业压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未来发展如何并不清晰……

“学生们有现实困惑,思政课就一定要突出理论所起到的分析说明作用,指导他们择业问题、升学问题、婚恋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在王哲看来,思政课的核心要立足于对现实的人的观照,尽力贴近学生的“现实存在”,才能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宏大主题和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与成长成才的需要结合起来。

有一次,一名学生在上课前对王哲说:“老师,有点不好意思,我得在你的课堂上做作业,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根本完不成。”

王哲有些纳闷,为什么学生的课业压力会这么大,便问学生:“做事情前首先需要有一个目标导向,你做这么多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

学生说:“我也不知道为啥,但好像没办法就得做。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就这些,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

学生的这句回答给了王哲极大的震撼,他开始去思考——思政课到底如何才能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后来,他观察到,其实很多大学生对当下、未来都存在一种盲目情绪,从那时起,他便有意识地给学生讲社会现实、产业发展、就业择业、名人成长故事等,“我希望这种发展逻辑能够给正在成长的学生启发”。

对王哲来说,思政课教学的立场非常重要,这并不是一场“爹味儿”说教。因此,在表达问题和观点时,他不希望一味地大而化之、轻描淡写,而是要切实理解学生的现实处境。

“学生们在面对某些情况时,会出现无奈、痛苦甚至是不理解的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我需要想办法帮他们解决,并施以必要的思想引导。”在社交媒体上,王哲刷到过孔乙己长衫、“躺平”“佛系”“脆皮”等年轻人的“戏称”,他尝试理解每一个名词背后的情境,尽量让学生感觉到一位思政课教师是在尊重他们思想上的反应。

和学生接触久了,王哲发现年轻人并不喜欢被“标签化”,而且很多“标签”并不准确。如果非要总结一个当代年轻人的特征,他觉得相较于上一代的青年来说,现在的大学生仿佛“在本该浪漫主义的年龄阶段里,融入了较多的现实主义色彩”。

王哲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更强烈、直接地影响到了大学校园的生存状态。

在西安交通大学,王哲负责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被学生看作是一门内容比较抽象、难免晦涩、与现实相对有些距离的课程,与《思想道德与法治》相比似乎缺少了一些直接的个体观照,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相比缺乏鲜活生动的故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相比缺乏与现实的直接联系,兼顾讲深、讲透、讲活三方面要求相对较难。不过,近些年王哲明显感觉到,随着社会对思政课的支持力度变大,教师们可以理直气壮讲思政课,而且越来越令人信服。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收入分配调整、多种多样的惠民措施……这些生动实际的案例支撑起了一堂堂丰富的思政课。

思政课教师如何保持上课激情以及课堂的“吸引力”?王哲觉得,教师的风格一定要鲜明。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是听众,天然构成了“不平等”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站在讲台上的老师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共性要求,如自信、大方、激情、敬业、幽默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个人特色。这时就需要丰富课程素材、理论拓展深化、各类现实案例,并辅以网络热梗热图、一定的表演模仿和必要的情绪渲染,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意思的是,王哲的思政课堂是思维可以发生碰撞的地方,有时也会出现师生思想和观点冲突的情况。比如,是否要鼓励年轻人创业、是否要出国读书、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在王哲看来,自己并不是要给年轻人一个特别绝对的结论,不能用传统、既有的评判框架去限定他们,“我更愿意认为,也许他们的思想就代表着未来”。

原文刊登于《中国青年报》2024年1月7日04版:大思政

原文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4-01/07/nw.D110000zgqnb_20240107_3-04.htm

分享到: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点建设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

  • 西交马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 西交马院研究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