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和历史观,“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多次强调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落实“三全育人”机制,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2021-2022第一学年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3门本科生思政课开展“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我来讲”主题教学活动。
7月13日晚,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承办的第三场主题教学活动在兴庆校区主楼C-106教室隆重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副院长陈建兵,任课教师和评委专家王宇颖、赵斌、宋希斌、裴广强、靳小勇、王书吟、何瑞、李园园,教学秘书张文、课程助教和来自全校各学院的六十多名同学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历史所所长马金玲主持。
活动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发表开场致辞,指出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开展“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我来讲”活动恰逢其时,通过“课前五分钟演讲”让每位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嘴,达到关注、观察、思考社会的目的,这不仅是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探索。
本次主题教学活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期初所有任课教师就向各自所带2021级学生进行了动员、初选和推荐,然后从62个教学班中进行多轮复选,经层层选拔、个别指导,最终从两百多名选手推选出52位代表进入了总决赛。活动包含学生现场展示、党史知识竞赛、获奖学生颁奖三个环节。在学生现场展示环节,既有建党百年的历史之思,也有脱贫攻坚、战“疫”必胜的时代之问;既有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切身体会,也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视野。例如,王俊怡同学以周恩来在留法勤工俭学时期发出的呐喊“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为题目,诠释了周总理一生矢志不渝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咸明杰同学以“为战脱贫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为题,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以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消除贫困实现美好幸福生活而进行的百年接续奋斗。王瑞雪和李玮蔚两位同学以“双人对话”的形式,带领大家走进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在这一旅行中系统回顾了中国百年红色经济史的发展变迁。徐嘉蔚同学以“百年未有大变局之起始”为题,在演讲中慷慨激昂、精神饱满,更是发出“泱泱华夏,志立天倾”这样的感慨。
学生展示环节结束后,进入党史知识竞赛环节。王书吟老师发布问题,同学们踊跃抢答,现场气氛活跃热烈。活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2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24名。马金玲宣读了获奖学生名单,陈建兵、王宇颖、赵斌、裴广强老师分别向获奖同学颁发奖品和证书。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建兵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作为“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我来讲”系列活动的“收官之战”,本次活动意义重大,既全面调动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为引导青年大学生热爱思政课、学好思政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可以说这一活动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