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命运与共的思维推进国际抗疫合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国正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对疫情展开史无前例的“人民战争”,为遏制疫情付出着艰苦卓绝的努力。此次疫情既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道考题,也是检验国际合作的一块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1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仅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也是人类的共同目标。世界各国只有以命运与共的思维推进国际合作,同舟共济,才能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传染病问题作为全球公认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全球化的发展与深化带来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为病毒的无国界快速流动提供了机会。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解决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整个国际社会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需要各方保持冷静,团结协作加以应对,才能尽快战胜人类的共同敌人。
国际合作是战胜疫情的良方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全人类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最好的解决方法应是国际合作,它应当包括一套应对公共卫生威胁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和约束各国的疾控行动,增加互信、降低成本,进而使集体应对疾病的过程处于可控状态,提高行动的科学性,增加疾控的成功率。基于世界各国在安全上的相互依赖性,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领域各行为体之间合作的重要性。近年来,新发传染病在地区和全球迅速传播,给国际社会带来灾难性影响,但它们最终都是依靠国际合作才得以最终解决。
应对疫情,与世卫组织的合作是基础、重点和关键,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加强疫情防治国际合作。中方第一时间测定病毒基因序列,研究确定诊治方案,并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和向全世界科研机构分享。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认为,中国的做法不仅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更是对全球疾病防控的大力支持,为全世界疫情防控树立了新的标杆。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与病毒作斗争的历史。历史上一再出现的各类重大疫情表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以邻为壑不可取,多边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近年来,中国深入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主动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的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以科技外交促进国际抗疫合作
科技外交是指一国通过双边、多边等合作渠道,在缔结条约的框架下,处理对外科技合作事务的有关活动。科技外交包含三层内涵:一是指含有科技要素的外交议题需要科学的信息和判断来解决;二是指通过外交来促进国际合作;三是通过科技合作促进国家间关系的改善。科技外交是确保有效开展全球治理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开展科技外交,是促进国际抗疫合作的重要内容。
一是共商疫情诊疗方案。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基于目前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急需汇集全球知名科学家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士加强协作,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题,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经验交流,共商疫苗、疗法和诊断工具开发等创新工作。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已成为全球研究重点,应在此问题上促进全球研究人员开展高质量研究,多学科结合做好综合性研判,发挥协同效应,提高诊治水平,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是共建疫情防控机制。一方面,需要促进世界各国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快速合作,以开发控制此次疫情所需的诊断工具、药物和疫苗,利用国际资源强化当地卫生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还应以此为契机,建立互联互通的健康监测系统和常态化国际联动机制,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全球重大疫情防控举措,以形成并保持有效的防范态势,提高全球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是共享疫情真实信息。谣言和虚假信息将会阻碍国际社会对疫情作出反应。因此,国际社会共享疫情真实信息无比重要。一方面,根据《国际卫生条例》,所有会员国要与世卫组织分享详细信息,包括流行病学、临床严重程度以及社区研究和调查的结果,这是所有国家的责任;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疫情信息披露机制,防止虚假信息的蔓延,避免“信息流行病”引发全球舆论恐慌。目前,中国政府确保每日动态更新“疫情通报”,以官方信息来抵制各种虚假新闻,使国际社会尽可能快速获得与疫情有关的准确数字和信息。同时,国际媒体和智库也应共享疫情真实信息,全面报道和分析疫情相关进展,共同对抗谣言和不实信息。
当前,全球面临的战“疫”大考依然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国际社会依然需要加强合作;唯有团结协作,切实担负起各方应尽的责任,方能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课题编号:18CGJ012)和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应急项目(课题编号ZY201701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