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卢黎歌:端正理念找准确定位打造思政课精品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25       点击量: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导 卢黎歌

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陕西省的一名学校思政课一线教师的代表,有幸参加座谈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站位高、视野宽、内涵极为丰富,给我们上了一堂极为生动的思政示范课,让我印象深刻,体会良多。

要在理念上找准思政课的定位

有人问,为什么中央对思政课如此重视,召开这么高规格的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呢?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作用的论述,就会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观视野,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来思考思政课的地位与作用。思政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这样思政课的特定地位就逻辑地摆在了重要地位。

我们要充分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定位高度。克服只是从课程本身看思政课的狭隘理解,不能把思政课混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课程。要从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作用,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发展看待思政课在为社会培育合格人才的角度,以历史使命的责任感、紧迫感来看待思政课的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在信心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办好思政课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我们要增强办好思政课事业的自信心,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想发展规律的科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复杂的综合性科学。思政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下,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其科学性毋容置疑。我们在科学性上并不输理,应当理直气壮地建设好我们的课程阵地。

一是育人的需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正是承担起了青少年学生“答疑解惑”“人生导航”的作用,所以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二是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撑,为思政课提供了政治保证和政策保障。三是有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力量。四是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基础、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五是有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优秀人力资源基础。

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充满了尊重、信任和理解。他对教师提出了六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教师质量的提高,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除了教师自身内在的动力推进外,还需要外部助力。既要“培”,更要“训”。“培”,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形势需要给教师补知识或技能短板。“训”,要多采取“练兵”“竞赛”的活动,促使每一位教师对标高水平,探索新知识,学习新教法,激活教师比学赶帮超的需求。

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需要创造好的舆论氛围,让思政课教师有成就感、尊严感;需要提供科学合理的工作条件,配足教师数量,让他们从超负荷的“教书匠”的窘境中解脱出来,有时间、有精力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做好立德树人工作;需要有效改变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体系,按照思政课的特点和规律,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让思政课教师有获得感、幸福感。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

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八个“统一”。即: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统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丰富内涵和内在的逻辑关系,需要我们在学理上进行深入研究,指导我们思政课建设的实践工作,增强课程建设的科学性。

不同学校、不同年龄和经历的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中都有不同特点,也有不同短板。要按照八个“统一”的要求,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特点和优势,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查补短板。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导,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325/c148980-30993255.html

分享到: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点建设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

  • 西交马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 西交马院研究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