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学生学术年会获奖论文评选结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15       点击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学生学术年会共收到投稿论文258篇,其中博士生投稿136篇,硕士生投稿115篇,本科生投稿7篇。学院组织两轮匿名评审,共评选出获奖论文110篇: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优秀奖50篇。

 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1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发展目标、内涵特征和推进路径

何莉

2

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分野——从卢卡奇与马尔库塞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批判谈起

李楠

3

教育强国视域下社会协同力的核心特质、现实挑战与协同路径

段亚蓉

4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的价值悖论及其消解进路

黄星星

5

唯物史观视域下文化文明的源流考释与新时代话语创新

王樊

6

以伟大抗战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

王绪念

7

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体系构建的重大意义、内涵特征和有效路径

吕林倥

8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教劳结合”及其当代实践

郑露

9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闫旭

10

全球治理倡议的逻辑意涵与国际传播路向

左畅

二等奖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1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的生成视阈、动力要素及实践路径

包沅鑫

2

“济贫”与“益贫”耦合衔接:中国式现代化的贫困治理逻辑——兼论对福利国家贫困治理体系的超越

刘登辉

3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大思政课实践育人

王珂心

4

持续巩固增强完整产业体系优势:目标、挑战和路径

杜若旗

5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信息生态:权力变革、风险样态与良性重构

卢迪

6

跨文化共情:全过程人民民主国际传播的机理与策略新探

周钰婷

7

通往解放之路:科学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命题再视

黄而彬

8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贡献

于晶晶

9

数字游民精神流放现象的生成机理及其消解路向——基于马克思精神生活思想的分析

黄燕燕

10

陕甘宁边区新区干部的扩充与整训(1947-1949

李嘉昕

11

“安全—发展联结”视阈下中国海疆治理的模式优化

臧婕妤

12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粮食纾困与党群关系的调适

张仕林

13

马克思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哲学逻辑及其当代启示

任宇

14

科技特派员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

徐乐

15

海外中国学视域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叙事、逻辑与镜鉴

高嘉悦

16

Deepseek类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风险与提升路径

谭喆元

17

           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差异性探究

庞小龙

18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决裂”思想的守正创新

孙佳阳

19

传播符号学视域下中央苏区(闽西)标语口号的效能分析

许桐

20

数智时代青年情绪消费的本质特征、生成机理与引导策略

邱雪

三等奖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1

中国资源型城市生态韧性的差异演化与驱动因素研究

刘壤

2

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探析

戴忻桐

3

“智慧共振”:网络青年“听劝体”现象分析

庄乐佳

4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互促共进的四重逻辑

徐道彬

5

人工智能时代自然力的资本主义异化与社会主义规制

甘小泉

6

标识-解码-重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王瑜

7

马克思“非物质生产”的叙事转变-以《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到《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陈佳浩

8

超越“价值悬设”: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成逻辑

翁诗雨

9

马克思“机器论片断”视域下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审视

赖禹文

10

新型产业工人政治认同:价值意蕴、生成机理与引领路径

于兴荣

11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现实挑战与中国方案——基于全球治理倡议的分析

杨玉玲

12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党内法规备案审查:路径、风险及应对

刘文君

13

当代批判理论的两种进路——从斯洛特戴克与霍耐特的辩论出发

陈晓玥

14

以改革开放作为重要法宝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王文辛

15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中非+”三方合作机制:进展、挑战与优化

张雅婷

16

数字时代监控资本主义重塑主体性建构的批判性审视

乔佳琪

17

佃权博弈、干部整顿与群众动员:晋绥根据地减租运动研究

何海涛

18

美国参与东盟能源转型: 演变、动因、政策调整与中国应对

王一妍

19

抗战精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凝聚功能研究

冉宇杰

20

数智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图景、现实隐忧与路径探赜

李子一

21

分工-交换逻辑的内在限度:对望月清司“依赖关系”史论的批判性研究

曹惠

22

理念范式行动:全球文明倡议重塑文明交往的逻辑理路

鲍雨欣

23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深度意涵

董育余

24

新文明叙事: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

王易乐

25

西北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差异化分析与策略探索

程曦

26

企业“内卷式”竞争的根源与破“卷”之道——基于马克思企业竞争理论视角

钱丹

27

列宁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及当代价值——基于《怎么办?》的文本考察

王林锋

28

中国共产党以纪律教育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进程、问题审视与提升路径

党嘉琦

29

拒绝“蓝图”——共产主义的非建构性阐释

齐超然

30

彰显教育强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内涵、难题与路径

张皓凝

优秀奖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1

西南边疆外源性安全风险治理:模式缺陷与优化路径

翟阔

2

列宁《怎么办?》中的思想建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但陈哲

3

习近平关于科技伦理治理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价值意蕴

高艳

4

斗争与联合:统战视域下的“三色建军”理论与实践

王艺锦

5

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

陈璐

6

人工智能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逻辑机理、现实难题和实践路径

崔萌

7

型塑“小战士”:抗日根据地儿童文学育人要旨与成效探究

李雨璇

8

媒介生态变革下侨务外宣能力建设探析

刘晶

9

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态辨析、风险研判与优化策略

张浩瀚

10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当代青年的审美异化

汪小丁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路径:基于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施建文

12

近十年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研究的进展、热点与趋势

陈姝卉

13

“赓续中华文脉”重要论述的出场语境、核心要义和时代价值

康成铭

14

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基本维度、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

柯杰

15

国外左翼学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认知评析

马沙沙

16

泡泡迷宫的突围:“过滤气泡”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三维探析

李冼卡特

17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思维方法探析

苏苗苗

18

数据要素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研究

温金燕

19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重逻辑探赜

姚文兴

20

列宁关于增强党的历史主动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基于怎么办文本分析

李天阳

21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与时代价值

张洪畅

22

数智时代高校“大思政课”话语权重构的挑战与进路

李雨琪

23

数字资本主义浪潮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理论延展

李长奇

24

跨学科视角下的全球治理理论建设研究

王天屿

25

习近平关于新兴领域党建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核心要义及实践方略

钟超平

26

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其历史经验

张元力

27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科学内涵、批判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柴文静

28

强化教育对科技的支撑作用的核心要义、现实挑战和推进路径

樊香玲

29

马克思的三重拜物教批判与消解进路

高洁

3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然观的理论来源及其意义

黄春岭

3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 AI 数字人道德榜样功能的技术批判

康宁芮

32

算法推荐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消费观问题及应对策略

李慧慧

33

创伤与辉煌:抗战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叙事与内在逻辑

李谞卓

34

人工智能赋能国家安全教育的创新路径与效果机制研究

王纯倩

35

人工智能时代法律基本特征的挑战及因应——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分析视角

王真真

36

中国式现代化的类型学特征与比较优势

戚长春

37

解蔽与重构:论中国式现代化西方虚假“自由时间观“的破除

张典

38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五重特质

谢银莉

39

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机制与制约因素——基于扎根理论分析

薛卓妮

40

从土地革命到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探源

白一岑

41

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的思想演进

李明睿

42

数字资本主义批判视域下人民美好生活的审思与建构

李依纯

43

全面深化改革动力论: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

刘乐乐

44

金砖国家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的基础、挑战与路径

王硕

45

数字人文视角下西游记的网络游戏传播研究

王茂林

46

智能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

徐嘉良

47

何以·以何·如何: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发展的三维探析

张琦、何鹏

48

马家窑彩陶纹样蕴含的文化意涵及早期哲学思想综述

范凯妮

49

以自我革命推进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逻辑与实践路径

赵嘉琪

50

“九个以”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三维审思

王英杰

本届学术年会后续安排,另行通知。

联系人:张文 82663800  王争 82665097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11月15日



分享到: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站点建设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

  • 西交马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 西交马院研究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