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迅速在各行业内得以应用,同时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绝不是“人工智能+思政课程”的简单叠加,必须要遵循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原则。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作出了坚持“八个相统一”的重要指示,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相统一”高度凝练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原则方向,不仅是引领思政课发展的指导方针,也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以真理性与价值性为基础,并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具体来说,可以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自然语言生成技术,针对学生的问题提供深入、针对性的解释。例如,开发使用智能化教学平台、智能化答疑系统、智能化课堂互动工具,这些工具不仅有助于解答学生的疑问,而且可以通过科学的解释和逻辑推理,引导学生接受、理解和信服正确的思想理论,达到“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的目标。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启发性地传输知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学科知识,增强对真理的认同感。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辨别和分析错误观点,并为师生提供相对应的反驳和解释工具,帮助他们理解正确观点的价值和知识基础。因此,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之中,帮助学生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引导学生明辨大是大非。
——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以抽象性与具体性为基础,并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思政课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教学需求,创造性地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获得更直观、生动的体验;还可以模拟真实情境,提供虚拟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思政课堂上进行实践性学习。例如,通过虚拟实验、模拟演练等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生成式人工智能还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将思政教育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此外,通过情感情境的模拟和个性化的激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责任感。还可以通过教学管理智能化、支持个性化学习等方式在思政课教材使用和教学管理方面提供统一的指导,确保教学内容和进程的统一性。同时也应根据地域、时代和学生特点等因素,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创新思政课程。
——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以实施方式与实际效果为基础,并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教师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教学辅助,通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从而实现思政课的主导性;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从而实现主体性和主导性的统一。生成式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多元化的教育信息与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家政策、社会现状和思想理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总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它不仅推动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智能化更新换代,而且有助于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贯彻落实“八个相统一”的重要指示精神,这种智能化手段实现了教学实践中真理与价值、抽象与具体、方式与效果等多方面的统一。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思政课中进一步深入运用,将会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智能化手段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不仅仅是简单智能技术的赋能,更是对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强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刊于《西安日报》2024年5月13日07版
原文链接:https://epaper.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5/13/content_19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