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西安交通大学考察调研五周年之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所党支部开展“西迁精神铸魂,厚植爱国奋斗意识”专题学习。
首先,支部成员一同深入学习了交通大学西迁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经过第一次院系调整,交通大学成为涵盖机械类、电机类、造船类等7个系的多学科工科大学。1955年3月,高教部向中央上报《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一九五五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提出加强内地高校建设,其中涉及交大从上海迁往西安,电讯工程系迁往成都。1955年5月,《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关于迁校问题的决定》通过。1956年6月,第一批教职工及家属从上海徐家汇乘专列奔赴西安新校址,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交大速度”,实现了基建、搬迁与教学的同步进行。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确定一批重点大学,交大西安分部和上海分部分别以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名义,同时入选全国16所重点学校。
支部成员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与嘱托。2020年4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西迁博物馆,参观西迁创业历程和成就展,并亲切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总书记谈及教授们两年前的来信,称“看了你们的信我非常感动,产生了强烈共鸣”。他指出,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你们打起背包就出发,舍小家顾大家。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他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2021年,西迁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
支部成员还进一步学习了五年来学校落实总书记嘱托的情况。学校牢记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部署,加强产学研融合,发挥基础研究和科技突破作用,在强基础、促融合等方面下功夫,建设改革示范区,打造创新引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专题研讨会后,支部成员前往西迁博物馆参观“听党指挥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五周年主题展”。
